2024年2月24日星期六

AI還算不算有意識?

最近AI越來越火熱引起了各種話題,像股市里的漲幅離譜嗎,勞動市場上是否很多人工會被淘汰,公司生產力升級的速度如何之類的。尤其最近的Sora AI。

我就不談一堆人都在討論的課題了。我想談它讓人類對與意識的認知可能要有進一步發展了。意識是科學至今都無法正真了解的課題,因為它可能超越五官能夠感知的存在。現在強大AI的出現在個個方面慢慢超越人類。還記得以前大家都是電腦只是有強大算力和記憶能力並不能有創意,但現在呢?科學家目前都認為我們與AI的差別可能就只剩有沒有意識這部份了。但怎麼驗證?

什麼意識,怎麼才算有意識這個課題就這樣變得越來越重要。你說你知道你醒著,你知道你觸摸的,看到的,會思考等等就是意識的證明,但現在有人認為你不知道也是一種認知,一種意識。你沒有在想東西,閉上眼沒在看,在睡覺什麼也沒有也是一種意識啊,就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你還是知道啊。

那AI還算不算有意識,你說他沒有難道只是它的自動學習和人是學習不一樣嗎?有沒有可能只是方式和人類不同,就如動物和人類的不同。其實就連人与人之間的意識都可能不同。你想想看,你看到的顏色,聽到的聲音,摸到的東西能保證和我感知到的一樣嗎?其實可能感知是不一樣的只是語言讓我們同一了名稱或名詞而已。。

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

Superlon短期的問題

Superln(7235) 來臨的業績怎麼看?近期股價有動靜是因為最近2個季度業績有慢慢回升的跡象。隨著需求的回覆,之前回穩的運輸費,加上越南的新工廠使用率持續上升,上個季度業績也迎來了進3年單季度新高。可是下個季度有可能會因為紅海事件而影響盈利,所以可能不會太好。但畢竟紅海應該屬於暫時短期的問題,給長期投資者而言會不會是個好機會呢? 




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

追尋熱愛 vs. 現實考量

 理想與現實:尋找工作的真相 - 追尋熱愛 vs. 現實考量

剛出社會是不是應該注重尋找自己熱愛做的工作?網路上或很多的書籍里都喜歡強調人應該追尋自己正真喜歡做的事情,事實上幾個人成功了?那些成功人士也每天說著同樣的話,但他們可能自己都沒有察覺不是這樣的。事實多數是恰恰相反,先嘗試熱愛自己目所做的事,把他變成自己擅長的技能,然後堅持做自己擅長的事而成功了。

價值交換

你要得到你熱愛的工作不是不行,只是你必須有等價的價值來交換。什麼價值呢?很簡單就是你擅長的技能。這個一開始是很難的,因為需要先付出努力,努力在妳現在所做的事情上磨練出一套高深稀有的技能,這些技能就會別人珍惜,被別人尊重,這樣你自己也會慢慢開始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盲目去追逐特定的理想工作。當然這個也不是說什麼職業都可以,你也不能隨便選到一個完全沒有前途發展的行業去努力,主要就是不要太挑剔就好了。

網路媒體影響

我發現現在新一代可能受很多網路媒體的影響口口聲聲說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但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因為只看到網路上光鮮亮麗的一面沒有看到背後的努力以為很容易就喜歡,喜歡了就變成了他們的夢想而已。所以建議從自己擅長的技能出發吧!不要盲目追逐自己模糊的理想工作了。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耐心-稀有的特質

耐心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變的越來越稀有了。大家可以自問,在這個充滿資訊的時代,是否還能夠靜心觀看長影片、閱讀長文章、專心讀一本書,甚至進行長期投資呢?相信大多數人都可能感到難以做到。人們被時代的快節奏所左右,更傾向於追逐短視頻,僅看大標題,進行當日的急迫行動,甚至連完整的電影都不願意看,而是去看講電影!你知道這個無形中錯過多少細節和思考嗎?

為什麼跟思考有關?舉例來說,當我們僅仰賴大標題或簡短文章時,思考的空間通常受到限制,因為這些內容已經包含了簡單而直接的解釋或答案。再者,談到看講電影/短視頻,那個演說者的語氣和自身的一些解釋會讓我們的大腦往往傾向於懶惰,不再花時間進行深入思考,而直接運用演説者帶出的情感和看法去理解一部影片。這樣的狀況使我們失去了在看完整部電影後形成自己對電影的想法、觀點和解釋的機會。對於當日急迫的行動,我們是否還有時間進行深思熟慮呢?是否還有長遠的計畫呢?這些問題在技術流盛行的情況下可能變得無足輕重,因為這種流派強調迅速果斷的決策,儘管這也有其優勢,但長期下來可能削弱一個人的耐心。

總的來說,追求快節奏往往帶來刺激感。然而,一旦習慣了快速的節奏,面對需要冷靜和耐心的事務時,我們可能感到無聊,再也無法忍受那漫長而沉悶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