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 |
當「錢」變成了人生的替代目標
這其實是現代很多人的痛點。太多人活得很忙,卻又覺得空虛。每天都在做事,卻說不上自己到底在往哪裡走。於是,有些人乾脆隨波逐流,甚至選擇躺平。在這樣的情況下,「賺更多的錢」就成了最簡單的答案。
沒錯,當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時,「錢」就成了最方便的目標。因為它具體、有數字、容易衡量,看起來很合理。可問題是,當你真的把錢當作目標,往往會在某個時刻發現,自己已經被錢牽著走,而不是你在掌握錢。
被「錢」牽著走的人生
前陣子我看到一則新聞:一位 21 歲的年輕人繼承了龐大的遺產,有房子、有現金,表面上人生勝利組,但他卻說自己失去了至親,現在只剩孤獨與迷茫。他有錢,卻不知道該拿這些錢幹什麼,也不敢花。
這新聞很多人覺得可笑,評論區滿是「錢不會用都給我啊」這類話。我覺得,會取笑他的人,大多缺乏換位思考與深度思考。這故事雖然極端,卻真實地反映了現代人的狀況——我們追著「更多」跑,到最後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
永遠無法抵達的終點
其實,人們以「有錢」為人生目標還好,因為至少有個明確方向。但更慘的是,大部分人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於是只能把「錢」當成唯一的目標。問題是,他們通常也說不出,到底要多少錢才會滿足。結果這樣的目標就變成永遠無法達成的終點。等到努力了一輩子,臨終前才發現自己追錯方向,那恐怕不是誰想要的人生,對吧?
我並不是在說「錢不重要」,錢當然重要。但它應該是幫你活出想要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你人生的全部。很多人懶得去想自己要什麼,於是就被社群、媒體、炫富文化影響,以為有錢就好。可當你真的達到那個數字,卻發現心裡還是空的,那時候才會明白:問題不在「錢不夠」,而在於你根本沒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
問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真正該問的問題,也許不是「怎麼賺更多錢」,而是「我想要的是什麼?」它可以是需要錢的目標沒錯,但至少你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它。
就拿我最近聽到的一個 podcast 為例,受訪人是 Sahil Bloom,一位管理著億萬資產管理者,他提到,他接觸過許多有錢人(尤其在紐約這種生活水準高的地方,即使擁有超過 1,000 萬美元身價)仍然不幸福。但也有幸福的富豪,差別就在於——他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那要怎麼找到呢?Podcast 裡舉了一個簡單的練習:
問自己——我想賺一筆錢,為什麼?
因為我想買一間別墅。
那為什麼想要別墅?
因為我想成家,想要一家人有個地方能聚在一起。
當你這樣一層層往下問,最後會發現,真正的目的從來不是錢,而是生活、關係、意義。而錢只是工具而已,一個人類發明出來,方便彼此交換世界資源的東西。別讓它變成我們人生的主角。
喜歡我粗淺内容的朋友可以訂閲,按下方"隨緣捐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一下我喲~ 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