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投資不只是讓我更懂錢,也讓我更懂這個世界與自己
金錢:時代的必修課
根據 OECD 的數據,過去三十年來,OECD 成員國家庭的中位數收入增長僅為最富有 10% 的三分之二,而房價在過去二十年間的增長速度卻是中位數收入的三倍。
更別提千禧世代,也就是當今經濟與創新的主力——他們的平均實質收入(經過通脹調整)比嬰兒潮世代在相同年齡時低了約 20%(New America 報告)。我們依然努力工作,但所得卻難以換來過去同樣的財務安全感。
那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
它意味著,單靠主動收入,也就是你每月的薪水,可能已經無法應付未來挑戰。這也正是越來越多人不再把投資視為「進階選項」,而是「基本配備」。投資不只是為了致富,更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未來,跟得上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
知識,就是你最強的資產
最近我在 CEO Diary 聽到一場由 Raoul Pal 接受訪談的對話,他談到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雖然他沒有明說,但話語中透露出一個核心觀念大概是:在這個時代,成功不再只是靠出力氣,而是靠你如何運用你的知識。我完全認同!
這正是投資的本質:投資不是靠你工作幾小時,不是靠你體力多強,而是靠你知道什麼、如何解讀資訊,並根據這些知識做出判斷。
在投資世界裡,知識就是財富。
而且對我而言,投資帶來的不只是資金成長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視野的開拓。
投資,讓世界變得更清晰
舉個例子:近期的全球關稅爭議。你可能會驚訝,真正了解這件事的人其實非常少,特別是在像我們馬來西亞這樣的開發中國家。你可以試著問問身邊的人。除了少數企業高層或政策相關人士,幾乎沒有人在意,連一些經濟學系畢業生都不太了解。
但如果你是一位投資人——哪怕只是自學的——你很可能早就開始關注了。
你會問:
-
這會如何影響全球供應鏈?
-
哪些產業可能受益?哪些又會受損?
-
消費行為會因此改變嗎?企業利潤會怎麼變動?整體經濟又會如何?
投資,就是會讓你學會深入觀察這個世界。
它訓練你的思考方式,讓你能把政治、經濟、科技與人類行為之間的關聯連結起來。
你看新聞不只是「看熱鬧」,而是「找門道」——那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警訊。
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樣的意識,你不再只是被動接受世界的變化,而是主動思考、預測、準備,甚至找到如何從中獲利的方式。
投資,不只是為了錢
這聽起來也許有點違和,但我從投資中得到最大的回報,從來不是金錢。
對我而言,最珍貴的收穫是——清晰感。
我更清楚世界是怎麼運作的。
我更知道自己真正重視的是什麼。
我更能清楚地走在自己選擇的人生與財務路上。
無論是學會在市場下跌時控制情緒,或是理解央行政策如何影響本地經濟,投資不斷提醒我:永遠有更多值得學習的事物。
而這些學習,正是我們最強的防禦,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最讓我驚喜的一點是——即使你現在的工作、甚至你的主管並不認同你的價值,市場會。
市場會回應你的知識、洞察力和行動力,因為它重視你知道什麼,而不是你做了什麼。
第一小步,由你開始
你不需要是財金專業,也不需要精通試算表,才能開始投資。你只需要一點學習的意願、一點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一個著眼長遠的心態。
從小地方開始就好。閱讀、思考、發問、犯錯、修正。
然後——開始行動。
送大家,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句:
“An investment in knowledge pays the best interest.”
— Benjamin Franklin
因為說到底,投資從來不只是讓你資產成長而已。
它讓你成長,成為一個更清楚世界,也更清楚自己的你。
喜歡我粗淺内容的朋友可以訂閲,按下方"隨緣捐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一下我喲~ 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