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星期二

不是他們幸運,而是你還沒面對真相

AI生成圖

早婚、養家、有債?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投資的藉口

我們常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靠主動選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投資博主對吧?一開始覺得他們很厲害,自己選股,自己研究,靠時間與紀律慢慢滾出一筆財富。乍看之下,這應該是件值得尊敬的事。

但看著看著,你會發現,他們的影片、貼文下面總會冒出一堆批評的聲音。
有人說:「他是單身才可以這樣啦!」
有人說:「他又沒房貸、車貸,又不用養家,當然可以自由投資啊!」
甚至還有人說:「家裏有錢有後台,這不是實力,是運氣!」

然後補上一句——「這不是藉口,是現實。」

我每次看到這種留言,都哭笑不得。
欸?這不是藉口,那什麼才是藉口?

你不成單身過嗎?你不成年輕過嗎?一出生就得背著房貸車貸生活嗎?
我不否認,這世界確實有人從小就背著家庭的包袱,比如父母欠下的賭債、親人重病的經濟壓力。但——捫心自問,那真的是你目前的狀況嗎?

還有時間滑手機,留言罵人,寫那麼長一串抱怨的,會不會其實只是比較懶得承認——你的人生不是別人毀掉的,而是你自己選的?


選擇早婚的你,真的沒選擇嗎?

或許你會說:「我當然也想財務自由啊,可是我早婚啊,沒辦法像某某博主那樣一直單身投資。」

那我問一句:當初選擇結婚,是被逼的嗎?是命中註定,完全無法控制的劇本?還是你可以和伴侶一起討論、計劃,把未來當成一個雙人任務去完成?這樣,某某博主達到了8位數字好了,7甚至6位數字也可以的不是嗎?

有些博主選擇先單身,努力衝資產,再決定要不要組建家庭。你選擇了組建家庭,放慢了財富累積的腳步,這沒錯。但既然是你選的,就應該為這個選擇負責,不是嗎?

再問一句,就算讓你從頭來過,讓你單身、沒房貸、沒家庭責任,你能保證你不會被消費誘惑打敗?你能保證你不會拿去買最新iPhone、不會跑遍每家咖啡館打卡、不會刷卡買精品名牌,然後說:「投資太難了啦~」?還是你會因為太自由,太好玩,結果又「不小心成家」😏?


你可以不一樣,但不要否定別人的努力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說窮就是錯,沒錢就是失敗。
我知道,人生的難題有時候不是靠努力就能解決的。

但我要說的是:不要拿別人的人生當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遺憾。

有些人選擇了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可能犧牲了部分財富累積的機會。這也很美。
有些人選擇先打拼財務,再決定人生方向,那也是一種智慧。
這都是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你願不願意承擔你選擇的後果。

人生不能重來,但心態可以改變。
你可以不財務自由,但你可以選擇不抱怨。
你可以資產不多,但你可以選擇不嫉妒。
你可以現在還沒達到目標,但你可以選擇,從今天開始為自己而努力。

與其怪東怪西,不如靜下來問問自己:
我是不是把「現實」當成了「藉口」?
我是不是太習慣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外圍因素」來決定?

喜歡我粗淺内容的朋友可以訂閲,按下方"隨緣捐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一下我喲~ 謝啦!


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東馬概念股再升溫:那家我一年前就研究的公司,現在怎麼了?

AI生成圖

最近東馬的發展話題好像又熱了起來,相關的上市公司也跟著成了焦點。說真的,是不是大家終於意識到什麼是「造王者」了?只是⋯⋯距離首相上任都過了多久了啊?現在才來?不愧是馬來西亞,永遠慢半拍。但說真的,這種節奏,說是缺點也行,說是優點也說得過去 —— 因為你知道,給你很多時間慢慢上車。

記得在去年初,當 CCK 突然大漲成爲東馬備受談論的公司時,我相信就已經有人開始注意東馬的機會了。我當時也動了心,覺得不如趁這股政策風,把東馬當作長期佈局的起點。尤其砂拉越的收入不錯,政府這一屆也看起來對他們特別「友善」,怎麼想都是值得研究的一區。

於是我挑了一家我工作上有接觸、比較熟的公司來研究。也就是我在去年八月末寫的一篇關於一家即將發佈 Q4 季度報告的東馬船運公司 Harbour-Link Group Berhad 股價代號 2062(原文鏈接)。不料呢……我就是那種典型的新手投資人,早佈局,結果一早就早了幾個世代😅…


分析沒白做,股票沒飛但股息來了

雖然股價表現不如預期,說得好聽是「橫盤震盪」,說得難聽點就是「一動不動」,但我後來發現,那篇文章竟然有人轉發到其他平臺,轉發的朋友還真的長期持有這檔股票到今天!我一方面有點小感動,另一方面也忍不住替他捏把汗,馬上回去看最近的財報。

經過查閲發現如今,Harbour Link 雖然沒飛,但派息進展的確如我當時預測的一樣,變得比較「大方」了!我還回頭複習了當時寫的分析,意外發現幾點還真的挺準的:

1. 疫情紅利消退後,依然可以維持至少700m以上的盈收✅

2. 預計2024年將是第連續第4年達到10%以上ROE(在我看來今年一樣會連續第5年達標)✅

不過說也好笑,公司現金比例依舊超高,這樣的公司股價卻還是低於每股資產。比起 2015–2016 年的估值,現在還真的是便宜到像在「撿煙蒂」……


馬股的美與哀愁:慢,是一種考驗

馬股就是這樣 —— 它的美,在於你有很多時間慢慢發現、慢慢研究、慢慢上車;它的哀愁,在於你也需要用同樣的速度,慢慢磨耐心。

你可能問我:「到底要有多少耐心才算及格?」

我只能攤手說:「我也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啊……😔

也許問題不在公司本身,而是市場。資金少,投資者更少。整個市場只願意擁抱「熱門股」,只要一冷場,再好的基本面也沒人問津。看看你身邊,有多少人願意拿出真金白銀投入股市?答案很可能讓你感覺,馬股真的還不夠成熟。

有時候我會想,全世界先進國家的投資比例早就高得嚇人,股票已經變成「老派」的資產配置。人家在研究區塊鏈、討論加密資產的同時,我們還在撿那些「每股資產價值更高」的煙蒂式公司。

當然你可以說:「這沒什麼不好啊,我不跟風、我做價值投資。」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其實就是一種認知差距?早點理解,早點部署,收穫的幅度可是完全不同的啊。

最後,也在這裡祝福那位轉發我分析文的朋友 ——謝謝你的支持,也謝謝你比我還有耐心,繼續堅持下去吧,我相信你的努力不會白費!


喜歡我粗淺内容的朋友可以訂閲,按下方"隨緣捐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一下我喲~ 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