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星期一

投資啟示:黑天鵝事件

 如果歷史是一條平靜流淌的河流,那黑天鵝事件就是河道上偶爾出現的驚濤駭浪。它們極為罕見、不可預測,但影響深遠。在投資的世界裡,這些事件不僅打破了規律,也為那些善於適應的人帶來了機遇。


幂律分布的啟示

許多新手投資者以為市場如一部穩定的機器,按部就班地運作,期待靠時間累積穩定收益。然而,真正推動市場跳躍式發展的,往往是那些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這種現象在數學上稱為幂律分布(Power Law),即大多數的變化和成果,來自極少數的重大事件。正如企業家 Peter Thiel 所言:“We don’t live in a normal world, we live under a power law.”


即便是大盤指數,也因黑天鵝事件而出現大幅波動。爲了更加理解,我們再仔細看看世界上幾個著名的黑天鵝事件。



泰坦尼號的啟示

泰坦尼號的船長在沉船前曾自信地表示,自己一生的航海經歷中從未遇見過大規模失事的船隻。這種自信是基於過去的經驗,也就是說,他的判斷是建立在"正常範圍"內的情況。然而,正是這種自信讓他忽略了極端事件的可能性,最終釀成大禍。在投資中,這種過度依賴過去經驗的自信同樣危險。例如,投資者可能因長期穩定的收益而掉以輕心,忽視市場可能出現的劇烈波動,最終導致重大損失。


雷曼兄弟破產事件

回想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當時的美聯儲起初認為這只是正常的通貨膨脹波動。然而,接下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卻告訴我們,這是一隻不折不扣的黑天鵝,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的格局。這一事件給投資者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許多人因為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信任被摧毀而選擇了更保守的投資策略,例如投向黃金或政府債券;另一些人則利用這次危機的大幅波動,進行逆勢操作,獲得了可觀的回報。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許多改變歷史的事件都是"活久見"的結果。


這也讓我想起投資中的一個重要教訓:大多數的回報來自少數的交易,而大多數的風險也來自少數的災難。


因果鏈條的迷思

人類的大腦偏愛完整的因果鏈條,甚至會自動填補模糊的部分來讓故事更加合情合理。在投資市場中,這種傾向尤為明顯。市場的上漲或下跌,往往被賦予各種理由,哪怕這些理由經不起推敲。然而,這種因果鏈條的迷思也與黑天鵝事件息息相關。當黑天鵝事件發生後,我們往往事後諸葛亮,用簡單的邏輯將其合理化,忽視了其隨機性與難以預測的本質。這種心理陷阱讓投資者容易放鬆警惕,低估黑天鵝的發生,進一步加劇風險評估的偏差。然而,這種因果迷思讓投資者容易低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因為我們總是試圖用過去的邏輯去解釋未來的不確定性。這種錯誤認知可能導致風險評估的偏差,從而在極端事件來臨時措手不及。


爲什麽我們人類腦袋喜歡因果分析?來看看幾個例子就能明白了:


1。 小明錯過了考試,他生病了 vs 小明錯過了考試,因為他熬夜過度生病了。後者更讓人記得。


2。 可以讓我先複印嗎,我有5頁要印 vs 可以讓我先複印嗎,我有5頁要印,因爲我有點趕時間。後者比較容易被接受。


再加上還有人類有強大勾結因果鏈條的能力導致我們更傾向與尋找因果關係


華爾街的故事高手

華爾街最擅長的,便是編織因果鏈條的故事。他們可以在事後用一個看似合理的邏輯,將一連串隨機事件包裝成"必然"的結果。例如,某支股票因為公司管理層的小幅變動而下跌,這個故事就會被描述為"市場不看好新管理層的能力",而真相可能只是一次大規模的市場調整。


把握可預測與不可預測之間的平衡

雖然黑天鵝事件讓人覺得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完全放棄預測和準備。畢竟,大部分時間裡,市場還是遵循一定的規律。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動態平衡,為可能出現的黑天鵝做好風險管理,例如多元化投資、設置止損。同時專注於那些看似平穩但有潛力爆發的機會。


投資如航海,我們無法完全避免暗礁和風暴,但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才讓我們有機會乘風破浪,追求更大的回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