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

不只打工,還能活出自己:興趣如何引領你的Plan B

AI生成圖

一口新飯終於更新啦(鏈接)。次採訪到一位我覺得相當了不起的年輕創業者。我一直都很崇拜那些能脫離早九晚五、靠自己闖出一條路的“自由”業者——不是因為他們賺得多,而是因為那份活得像自己的勇氣。


支綫任務,打工族的出路

受訪的女孩走過的路,其實很現實也很殘酷:壓榨的職場、變質的公司、一次次被消耗的熱情。離職後第一次體驗到自由,她才發現自己完全回不去了。幸好,她在踏入職場之前就一直經營着自己的興趣,也因為這個興趣,她有了屬於自己的 plan B (支綫任務)。雖然一開始還不能完全支撐生活,但正是在這個興趣周邊,她慢慢挖掘出新的賺錢方式,最後真的讓她走出另一條路。

最近我也越來越清楚,公司變了、環境變了,而你只能被迫接受的那種無力感——我也正在經歷...也因為如此,這部影片帶給我的不只是共鳴,而是給我發掘未來也有可能找到另一條路。

「如果主線任務不再是你想走的,那就儘快開始培養Plan B。」

Plan B 為什麼那麼重要?因為它能讓你知道,你其實不一定要像舊時代一樣,拼命只做那條自己並不喜歡的主線任務(傳統工作)。

訪談裡有一句話,我聽了特別有感。他說:你必須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使命。
那種你早上睜開眼,就會迫不及待想去做的事情。

其實,這樣的事情就是最好的 Plan B —— 因為它不會隨時間、環境、老闆而改變,它只屬於你。

很多人一聽覺得抽象,但其實不難理解——這使命不能只是現在的工作。除非你的使命剛好和公司的 mission 完全一致,但采訪中給了我一個提醒:公司的 mission 是會變的。 老闆變了、方向變了、甚至換了老闆,你就會發現原本以為能投入一輩子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你的「使命」,而是別人的。

而對我而言,其實這一兩年,我才開始慢慢看清楚:

「我真正想做的,是投資,是閱讀,是分享。

這三件事,即使沒有任何人要求、沒有 KPI、沒有績效,我依然會願意花時間、願意主動去做。


使命哪裏來?

講到這裡,很多人一定會問:

「使命哪裡來?怎麼可能這麼容易找到?」

的確不容易。這訪談中也有談到,真正的使命,一定是你喜歡做,又對你自己具有巨大價值的事。聽起來像廢話,但你一旦想深一點就會發現——大多數人的生活,其實完全沒有能讓他們「喜歡到想投入」的事。

現代職場的普遍狀況是:

「上班 → 下班 → 放空 → 追劇或打遊戲 → 睡覺 → 隔天重來」

忙完一天回家,男生打遊戲、女生滑手機追劇,然後睡覺。隔天起床、上班、下班、放空,週而復始。

興趣愛好?根本沒有機會培養,也沒有力氣開始。

於是當你問他:「你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大多數人反而答不出來。

想想看就知道這有多可怕——
為什麼要上班?為了賺錢。
為什麼要賺錢?為了還債、為了生活。(誰叫你把生活水平拉的這麽高啊?😞)
為什麼要生活?不知道。

這樣的循環,完全就是現代版的西西弗斯 sisyphean

每天推著那顆石頭走上山,到了山頂,石頭又滾下去,第二天再推上去,一輩子不停重複。意思就是:永無止境、又徒勞無功的任務。

聽起來很殘酷,但現實中很多人的人生真的就是這樣。


這就是為什麼——你一定要培養興趣愛好

因為興趣,是探索使命最容易入手的地方。

你不可能坐在椅子上想一想,就突然悟出人生使命。使命從來都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在做的過程中慢慢浮現的。興趣愛好,就是那個讓你願意動起來、願意花時間投入的小火苗。

你先找到火苗,使命才有機會從裡面長出來。

也許你的使命不是興趣本身,但它一定會藏在你願意反覆投入的事情裡。

如果你現在還找不到方向,那沒關係。
先從找到一件你願意多花 30 分鐘去做的事開始就好。讀書、運動、寫作、畫畫、研究投資、剪影片……什麼都可以。

那麽,你很快會發現,使命是可以被培養的。而興趣愛好,就是那個最開始的入口。

如果你看到這裡,其實真的很推薦你去看一下那支影片。雖然長了一點,但如果你最近也在想人生、工作、方向這類煩人的問題,它真的值得你花一個晚上慢慢看完。你也許會找到自己的某個小火苗。


喜歡我粗淺内容的朋友可以訂閲,按下方"隨緣捐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一下我喲~ 謝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